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云山讲座教授龚涛博士系列讲座三:谈语言演化的主要理论、论据和正反实例

2017年09月25日 09:01 赵宏明 点击:[]

   

2017922日上午,云山讲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 Haskins 实验室的龚涛博士继续为我校师生举办了“演化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语言演化的主要理论、论据和正反实例。

这一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语言能力本质的两大理论介绍:其一为先天论(Nativism),其二为涌现论(Emergentism)与连接论(Connectionism)。先天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乔氏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非渐进(discontinuity)的;人类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先天性地获得普遍语法,而后通过原则与参数设置习得个别语法。该理论的主要论据支撑为儿童母语习得过程中的“刺激贫乏”(povertyof stimulus)现象。儿童通过不全面的语言输入就能习得未接触过的句法结构,说明语法知识内置于人类大脑中。反对先天论的观点有很多,如“刺激贫乏”现象并非绝对,先天论的逻辑出发点不符合自然科学原理等。与先天论相反,涌现论与连接论认为语言能力不存在先天性“蓝本”(blueprint)。涌现论认为人类语言能力本质上具有领域一般性(domaingeneral),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其他认知能力、学习与文化因素的影响。连接论则关注语言习得过程,认为该过程与其他一般性知识的学习没有区别。讲座第二部分介绍了语言起源的理论。学界针对原始语(Protolanguage)的形式产生三种主流假说:词汇说、音乐说与手势说,前两种假说都将音系的发展作为语言的起源,而最后一种假说认为语言源于语义表达的需要。讲座第三部分还简要介绍了其他与语言起源有关的影响因素。

这一讲中涉及各种语言演化理论。龚涛博士对每个理论主要观点与正反实例进行了逐一讲解,有助于听众了解每种理论的优点与局限,并形成关于语言演化研究理论框架的全局性认识。

   

   

上一条:云山讲座教授龚涛博士系列讲座四: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语言演化的手段及实例 下一条:清华大学刘梅华博士谈情感因素与二语/外语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