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第三届韩礼德—韩茹凯国际高端语言论坛通告

2018年05月08日 11:24  点击:[]

第三届韩礼德韩茹凯国际高端语言论坛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基金支持的第三届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高端语言论坛,将于20181128——29日在深圳与深圳大学联合召开,27号报到,30号离会。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语境中的语域:新问题与解决方案(Register in Context: New Questions and Possibilities)。

 

韩礼德在一系列论述中系统阐述了语域概念。下面是一些经典段落,便于有兴趣者回忆和思考,旨在为本届论坛提供引导思路。

 

在语篇变体的意义上使用语域术语发端于Reid (1956);这一概念由Jean Ure (Ure and Ellis 1972)重新提及并加以发展,韩礼德等人(1964)在Hill (1958)体制语言学框架内做出了解释。语域是语义变体,语篇被看作是一种实例。Halliday,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1978: 110

 

因此,语域可以定义为语义资源的配置,使一种文化的成员通常与特定情景类别相关联。这正是这些成员在特定社交语境中可资利用的意义潜势。情景和相关语域均可根据变化的详略程度加以描述;但语域的存在是一种日常经验——说话人在具体环境中很容易识别和组织这些语义选项。鉴于这些选项由语法和词汇形式加以体现,语域可识别为特定词和结构的选择。但这是就意义而做出界定;它不是一组表达成规形式的集合、通过某种社会因素强加在某种底层意义上。它是意义的选择、构成语篇所属的变体。(同上,第111页)

 

从纵向看,语域“是对语言使用的语境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情景有别于其他情景的方式。总起来看,不同种类的语言情景在三个方面彼此相异:第一,实际发生的事件;第二,谁参与;第三,语言中哪一个部分起作用。三个因素一起决定意义选择及相应表达形式的范围。换言之,它们决定语域’……语域概念由此变得十分简单而有用。它指我们根据情景类别所说或所写的语言。这本身就是显而易见的。语域理论关注的是试图揭示支配上述变化的总体原则,我们可以据此开始理解什么样的情景因素决定什么样的语言特征。这是所有语言的基本特点,根据使用展示变化……”(同上,第31页)

 

从横向看, 语域被识别为语义类型” (p.134) 或概念、人际和语篇语义成分的语义配置。从系统角度看,它是子系统,实例化是一个过程,对观察者的角度加以左右:我们叫做系统的东西其实是从一定距离之外看语言,即社会符号潜势;我们叫做语篇的东西则是从基于系统的实例角度看语言,这里说的只是一种、而非两种现象;语言和言语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但我们还可以在上述过程中的某一直接位置做出观察。我认为,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这一关键的直接概念就是语域:它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中的语境变化进行模式化。从实例一端看,一种语域呈现为一组相似的语篇,即语篇类别;从系统一端看,一种语域就是一个次系统。”(Halliday, Computing Meaning, 1995/2005: 248)

 

自从韩礼德首先提出这些认识之后,学界也出现了其他一些认识。有的甚至彼此冲突。因此,许多理论问题亟待进一步思考。

 

  1. 在何种意义上语域和语篇类别一致?

  2. 既然情景类别首先决定语域变体,其间的界面是通过哪些主要方式给予阐述和重新界定的?

  3. 这些阐述与重新界定提出了哪些问题?将语域确定为一种语境或语义概念的相对价值是什么?(对比上引韩礼德的认识,韩茹凯在其文集第四卷中阐述的有关观点;马丁1992年的看法;麦迪逊在他1993‘Register in the round’一文中的认识。)

  4. 在韩礼德的模型中,语域/语篇类别出现在从系统到实例的实例化过程中。据此,语域/语篇类别仍然是系统性质的吗?如果是,怎么理解?如果不是,怎样重新阐述?适用语言学意味着什么?同样,情景类别也是一种系统概念吗?怎么理解?

  5. 如果情景类别和语域变体/语篇类别从本质上讲是系统而非实例性质的,那么它们与情景语境和语言的语义系统分别是什么关系?

 

本届论坛旨在发展新的理论研究,挑战现有认识,为语域和语域变体提供新的证据。

 

特邀主旨发言专家如下:

 

  1. Wendy Bowcher: 中山大学

  2. Neda Karimi: 香港理工大学

  3. Annabelle Lukin: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4. Christian Matthiessen: 香港理工大学

  5. Alison Moore: 澳大利亚卧龙冈大学

  6. Stella Neumann: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7. Erich Steiner: 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
  8. Maite Taboada: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9. Kazu Teruya: 香港理工大学

  10. 张德禄:同济大学

 

我们希望这些长期从事语域研究的学者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以便获得某些共识,更加合理地解释和描写相关语言现象。

 

欢迎有兴趣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暨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基金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857

上一条:英国伦敦大学Peter Skehan教授系列讲座 下一条:云山讲座教授李少锋博士系列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