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下午,来自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高雪松博士在文科基地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Enhancing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with a Research Resource Map”的精彩讲座。该讲座由我中心任伟博士主持,吸引了来自我中心、英文学院、教育学院以及暨南大学等院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本场讲座以工作坊形式开展。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了高雪松博士广博的知识与丰富的论文写作及审稿经验。高雪松博士首先带领大家讨论了选择质性研究的原因,主要包括研究的深度问题、对研究环境的考量以及文化因素等。接着高雪松博士引领大家对具体学术论文写作进行讨论,并总结了在分析质性数据和呈现研究结果时遇到的问题,例如,文章组织不够恰当、主观性太强、缺乏分析性和思辨性、以及对研究意义交代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高博士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高博士特别推荐了使用研究资源分布图(research resource map)指导定性数据的分析。这一研究方法最早由Derek Layder (1991)提出,将研究中涉及的个人信息,情境化活动、微观环境以及宏观社会环境以图表的形式,分层展现出来,使读者对研究情况有清晰直观的认识。分析数据时,可以根据作者的实际需要进行删减或深化。最后,高博士以他自己研究中的实例展现了该图表的使用方法。
讲座持续一个半小时。期间,教师与研究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高雪松博士均予以解答,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质性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