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刘海涛教授在第九教学楼丝纺讲堂举办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研究:距离与方向”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中心副主任徐海教授主持。
刘海涛教授首先指出语言学研究正从传统的人文学科向认知与生命科学方向转变,这一转变要求语言研究的方法只有建立在真实实证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语言学的国际化与语言研究的科学化。接着,刘海涛教授从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不足出发引出依存语法的概念,并介绍了依存关系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依存距离的概念及其计算等,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所带领的计量语言学团队近十来从大数据出发对依存距离及依存方向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及所取得的成就:(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依存距离的分布规律;(2)首次发现语序类型是一个连续系统,开辟了用大数据进行语言类型研究的新路子;(3)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语言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
刘海涛教授风趣幽默,讲座话题新颖,除了让在座师生耳目一新外,更从此次讲座中学习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做有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