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Brian MacWhinney教授做关于二语学习的限制因素的主旨发言

2017年05月08日 15:51 田富俊 点击:[]

 

56日上午,著名认知心理学家BrianMacWhinney教授受邀在2017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博士生论坛上做主旨发言,讲座题为“成功的二语学习中的(生物性?)限制因素”。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主任董燕萍教授主持了讲座。

MacWhinney教授首先指出语言习得关键期产生的机制是《科学》杂志所评出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同时,大部分研究者已经接受了关键期假说这一理论,似乎语言习得关键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MacWhinney教授认为该研究话题未有定论,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成人同样能完全地习得第二语言;2)在语言学习的曲线中,并不存在突然的下降现象;3)儿童可能完全丢失母语技能;4)成人在长时间未使用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母语技能;5)最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尚未发现关键期假说的机制。迄今为止,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的理论出发来探索这一话题,包括Chomsky的普遍语法,Lennegerg关于大脑偏侧化及髓鞘化的理论,Pinker关于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的观点,Ullman的自动化散失观及其他。MacWhinney教授一一指出了这些理论在解释关键期假说时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入了他提出的关于语言学习的统一竞争模型。该模型吸收了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及时间维度的动态系统理论。具体来说,统一竞争模型描述了母语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风险及支持因素。这些风险包括凝固、迁移、过度分析及(社会)隔离,相应的支持因素有共鸣、分离、程序化及参与。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他总结道:1)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的进程相似,但拥有不同的布局细节;2)年龄效应在本质上是动态的、涌现的;3)有些语言层面对于年龄敏感(如发音),有些不敏感(如句法、词汇)。

MacWhinney教授的主旨发言充满了洞见及幽默的语言,给了观众很大的启发。讲座后,他回答了观众的相关提问。

 

 

 

 

 

上一条:陆镜光教授谈话语、思维与行事的统一 下一条:Brian MacWhinney教授谈多维度的二语习得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