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9日,2023年语言学与二语研究暨续论研讨国际学术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承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协办。会议形式涵盖主旨发言、圆桌讨论和专题小组讨论。本次大会共有120余名代表参会,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线外语教师和众多博、硕士研究生。
论坛合影
12月8日上午,开幕致辞环节,校长闫相斌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闫校长指出,本次论坛主题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与二语教学实践的对话和新发展”,能够为国内外二语研究和教学人员激发更多的创新性思考,推动二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推进本校英语、汉语和所有小语种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主任赵晨教授指出,本次论坛议题广泛,包括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应用研究、二语习得、续论的理论与实践、语言教师职业发展以及其他聚焦二语教学与测试的相关领域。赵晨教授强调,此次论坛旨在为国内外二语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学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促进知识传播,鼓励学术争鸣。同时,他也对二语研究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表示中心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二语教学研究。
校长闫相斌教授致开幕辞
中心主任赵晨教授致欢迎辞
本次论坛共邀请七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以“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语言教学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崔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包括备课、教材编写、词典编写等多个方面。同时,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如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权威性的威胁以及现有教材关联性的不足。崔教授还分享了自身在汉语教学中的经验,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入汉语二语学习视角,报告精彩纷呈。
崔希亮教授做主旨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以“二语教学与语体语法的来龙去脉”为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关注汉语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的互动,深入探讨汉语教学如何促进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冯教授的发言以汉语书面语教学为切入点,追溯赵元任的《国语入门》到《中国话的文法》的历史,介绍北美高年级书面语教学的发展脉络。冯教授结合自身构建语体语法理论的研究经验以及语体教学实践经验,对书面正式语体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前瞻和建议。
冯胜利教授做主旨发言
日本大阪大学古川裕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的变与不变:以日本为例”为题,重点介绍了汉语(中文)教学新旧名称及其背后概念的变化。他指出,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体现了汉语教学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巨大转变。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强调了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古川教授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就对外汉语教学的“老三教jiào问题”(涉及教师、教材、教学法)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新三教jiāo问题”(涉及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古川教授指出,自己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汉语人才。他表明,这也是日本中文教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古川裕教授做主旨发言
美国圣十字学院何宝璋教授以“CSL学习者文本阅读能力培养与相关科研”为题,详细介绍了“星谈(StarTalk)”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提升对外汉语学习者的文本读写能力。项目秉持跨年级合作原则,为对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基于研究的最佳实践机会,以实现文字和文本读写技能的提升。何教授对“星谈”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理念、具体操作和实际成果进行了展示,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主题单元的设计、实际课堂教学以及测试评估的具体情况。何教授指出,设计主题单元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语言学习理论、专家学者报告、国家外语教学标准、教学计划等,此外,还需充分考虑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包括文字层面的理解、推理理解和评价性理解。
何宝璋教授做主旨发言
浙江大学王敏教授以“续论视角下的二语协同研究:理论、方法与趋势”为题,详细论述了二语协同研究在理论和方法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如主要关注人际对话中的协同,对协同促学效应探讨不足等。她指出,现有的协同研究削弱了二语协同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此研究背景下,王教授提出续论视角下二语协同研究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二语协同研究的发展方向,应重点关注互动、语境、协同三者关系,探究协同和其他关键学习变量之间关系,开展基于课堂的二语协同研究等。
王敏教授做主旨发言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Marije Michel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Align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as social interaction”的线上主旨发言。Michel教授指出,协同无处不在,学习者会不自觉地使用已经出现过的语言。Michel教授通过与舞者类比,生动形象地点明了语言协同自动化、非显性等特征。随后,Michel教授分享了团队近年开展的六项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数字化互动中文本对话的协同效应。Michel教授指出,协同可以发生在语言学习各个层面,有助于学习者的精准产出,其中,二语学习者的结构协同强于词汇协同,自我协同强于同伴协同等。
Marije Michel教授做主旨发言
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教授、姚远博士以“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personal beliefs on the learning of story continuation writing”为题,重点分析了理想二语自我、想象力与读后续写任务表现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理想二语自我中的生动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想象,提升学生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其写作表现。姚博士进一步指出,理想二语自我与想象力对读后续写表现的影响具有一定性别差异。最后,姚博士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理想二语自我与想象力,借助读后续写任务锻炼学生想象力,将其应用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外语教学。
姚远博士做主旨发言
为鼓励学术争鸣与思想碰撞,本次论坛还组织了一场圆桌讨论。讨论专家包括何宝璋教授、冯胜利教授、王初明教授、吴伟平教授、石定栩教授和熊涛教授。话题围绕续论与二语教学、二语教学中的语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语法、二语教师发展和教材等主题开展。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就相关主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分享自己的研究思考,一线的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实践的智慧,可谓是一场精神和思想的的饕餮盛宴。
圆桌讨论
本次论坛还组织了20个专题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聚焦续论的理论与实践、二语教师发展与教材分析、国际中文教育的新视野与新方法等特定问题展开了充分、深入的研讨。
专题小组现场
12月9日下午,“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王初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王教授指出,本次论坛我中心与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和留学生教育学院协力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开拓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机会。他强调,论坛突出了“互动”二字,打破了中英文语言学各自为营的局面,二者将互通有无,携手前行。“互动”极大拓展了语言学研究视角,丰富了研究收获。王教授表示语言是人际互动的产物,“续”是互动的深化成果,是高度操作化的教学理论,为语言习得提供了给养,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率。最后,王教授对论坛发言人及各学院领导老师的合作支持表达了衷心感谢。
王初明教授致闭幕辞
本次论坛以“跨界互动,学术共建”为主要特色,为外语教学研究者及一线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与二语教学实践的深度结合,对共谋学科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至此,2023年广外语言学与二语研究暨续论研讨国际学术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