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浙江大学程工教授谈语言差异与外化假说

2024年11月19日 14:17 胡颜洁 点击:[]

2024年11月15日下午3点,著名教授论坛第670讲在白云山校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第八教学楼30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浙江大学程工教授作题为“语言差异与外化假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张庆文教授主持,我中心石定栩教授、胡建华教授、梁利娟教授、马志刚教授、程航博士、英文学院吴庄教授、于浩朋教授、陈哲教授、王晓培博士、陈李军博士等众多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张庆文教授对程工教授进行了介绍。接着,程工教授以语言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作为引言开始了讲座,即:为何有且只有人类拥有语言能力?为何语言有如此多样的不同语种?对第一个问题,程教授从人类语言(能力)深层的同一性角度进行了论证,包括所有人类共同拥有的生物学、解剖学结构基础所赋予人类的语言能力、所有人类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经历阶段的同一性、初生婴儿在语音的感知与产出能力上的相似性等等。这些证据表明,纷繁复杂的人类语言背后隐含了基本相同的基础元素、习得过程和生成/计算机制,这也是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UG)的基础。对于第二个问题,程教授从语言深层的同一性与表层的丰富性这一矛盾切入进行了详细论证:既然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和生成机制相同,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不同语种?程教授指出,生成语法的原则与参数模型(Principles and Parameter)是语言学历史上第一个尝试解释这一问题的模型,这一模型将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元素、机制等视为恒定的语言“原则”,而不同语言的差异则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可以通过外部语言数据(即儿童听到的具体某种语言的内容)调节的“参数”。


 程教授同时探讨了原则与参数模型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该模型面临的原则和参数数量过多、标准设定的模糊性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该研究的核心思想,即最简方案框架下的外化假说。这一假说的提出来源于由原则参数时期到最简方案时期的研究路径的变化,即由自上而下(Top down)的路径转变为自下而上(Bottom up)的路径,具体来说,是由原先将语言差异放置在普遍语法进行解释转变为将语言差异放置在第三因素(The third factor)下进行解释的研究范式的转变。第三因素指的是不为语言官能所特有的原则、规律,它与第一因素/基因禀赋,即狭义的语言官能(也即普遍语法UG),共同决定了人类语言的运算过程、生成机制以及需要遵循的准则。而第二因素/外部语料,即人类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则决定了最终习得的具体语言。

程教授指出,外化假说认同并支持人类语言在基本特性上的同一性,并将语言之间的差异缩减至第三因素,实现了理论简洁性与合理性的飞越。最后,程工教授希望在场的学者和同学们能够认同生成语法关于语言研究关键问题的基本假设,程教授同时介绍了分布式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 DM)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作为生成语法中首个在外化假说的框架下对语言生成过程和语言差异进行解释的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价值。

本次讲座讨论历时45分钟,内容精彩纷呈。胡建华教授、石定栩教授和张庆文教授就语言的表层丰富性所包含的复杂度(Complexity)问题与程工教授进行了丰富、深刻、精彩的讨论,包括对具体语言间的复杂度差异的衡量标准、来源及本质等问题的思考。最终,在场学者们一致认为语言之间的复杂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来源非常丰富(外部语料的混杂、语言接触及历时变化等),这些差异会对儿童的语言习得和使用造成影响。这一问题目前在语言学研究中仍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和精确描述,吴庄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障碍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言差异性的内化、掌握、使用的可能问题,为语言复杂度问题提供了新的可供研究的现象和思路。中心博士生胡颜洁基于并列结构(coordination construction)中一致(Agreement)及赋格(Case assignment)的弱绑定现象与传统强绑定现象的差异提出了关于生成语法中的一致(Agree)操作的本质及必要性的问题,石定栩教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评价,包括对所使用语料本质的界定、一致现象的判定、这些问题逻辑上的可能性是否可以在预料中得到全面反映等。

 本次讲座对于语言的深层同一性与表层差异性这一人类语言所共有矛盾的特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生成语法中的两个主要理论模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由此延申出对其他理论问题的深入讨论,在场师生都受益匪浅。

 

上一条:我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胡建华教授与课题组成员赴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 下一条:我中心组织2025年度高层次项目选题申报指导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