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项目号18ZDA291)子课题“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副词与状语(一):主观副词”和子课题“句法-话语界面研究,副词和状语(二):背景副词”,将于2023年6月10-11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第四届现代汉语副词句法语义研讨会”,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珠海科技学院等海内外汉语副词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汉语副词研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前沿理论动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现将相关会议日程公布如下,欢迎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师生前来听会并参与讨论:
会议地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教南109时代讲堂
时 间:2023年6月10-11日
6月10日上午
开幕式 |
8:45-8:50 主持人:石定栩 |
开幕式 |
合影(8:50-9:00) |
大会主题发言 |
9:00-10:20 主持人:孙嘉铭
|
9:00-9:40 |
报告人:石定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评价副词和“了2”的互动 |
9:40-10:20 |
报告人:赵春利 暨南大学 题目:遂志副词“毅然”的话语关联与情态结构 |
茶歇(10:20-10:40) |
10:40-12:00 主持人:胡旭辉 |
10:40-11:20 |
报告人:崔延燕 中央民族大学 题目:Ego-marking from a quantitative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jìngrán and shènzhì |
11:20-12:00 |
报告人:袁梦溪 暨南大学 题目:“显知”类语气副词“显然”与“明明”的语义差异 |
6月10日下午
大会主题发言 |
14:00-16:00 主持人:赵春利 |
14:00-14:40 |
报告人:孙嘉铭 郑州大学 题目:量化表达与传信范畴的互动 ——从“凡是”与“但凡”的差别谈起 |
14:40-15:20 |
报告人:蔡承佑、黄新骏蓉 澳门大学、珠海科技学院 题目:“只要”条件句再探 |
15:20-16:00 |
报告人:程翠平 浙江大学 题目:“难道”与“难道”问句的偏向性语义 |
茶歇(16:00-16:20) |
16:20-18:20 主持人:蔡承佑 |
16:40-17:00
|
报告人:胡笑适、黄晓亮 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题目:The tough construction |
17:00-17:40 |
报告人:胡旭辉、Joseph Perry 北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题目:Encoding State and Result (and Even Degree)---A Cross-Dialectal Study of POSESS and BECOME in Five Chinese Varieties |
17:40-18:20 |
报告人:乐志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汉语普通话“还”的语义研究 |
6月11日上午
大会主题发言 |
9:00-10:20 主持人:刘慧娟
|
9:00-9:40 |
报告人:章才闯、李旭平 浙江大学 题目:A Uniform Semantic Approach to Mandarin SFP ba: a preference relation operator |
9:40-10:20 |
报告人:徐贝贝、袁梦溪 华中农业大学、暨南大学 题目:汉语偏向性问句研究的发展与启示 |
茶歇(10:20-10:40) |
10:40-12:10 主持人:崔延燕 |
10:40-11:20 |
报告人:刘慧娟 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汉语重读焦点算子的语义解释 |
11:20-12:00 |
报告人:陆志军、石定栩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题目:“早晚”与“迟早”辨析 |
12:00-12:10 |
闭幕式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