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程工教授谈“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能性‘得’字句的结构”

2014年04月11日 17:22  点击:[]

应我中心邀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程工教授于2014410日下午在我校八教306室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能性字句的结构”的精彩学术报告。讲座由温宾利教授主持,讲座后师生一起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汉语中有一类表示“能够、可以等情态的“得”字句,如这篇文章我写得好黑板上的字我看得清等,被称为能性“得”字句。该结构分布区域广泛,汉语的30种方言以及东南亚一些语言,如泰语、越南语等,都可以利用“得”字句表能性情态。程工教授以分布式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为理论框架,提出形态模块下降分析,把表示能性情态的“得”字定性为附缀(clitic并将其相关句法操作定性为显性句法形态模块两个阶段先后进行。显性句法阶段,“得”字作为功能中心语,基础生成于vP之上的能性情态短语AlethicP的中心语位置;在形态模块中,“得”字下降到动词短语VP之内,或作为词缀嫁接在动词上(汉语),或作为语缀附着在在动宾短语之后(一些“VO+语序的东南亚语言)。这种分阶段的移位分析克服了现有分析(如Simpson 2001)的不足,较好地解释了能性“得”字句的核心句法表现和意义功能,而且符合字的语法化趋势,能涵盖更多的跨语言语料。

上一条:任伟博士谈出国学习语境下的二语语用研究 下一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吴燕京博士谈二语加工过程中母语的自动激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