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上午10点,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第472期“著名教授论坛”顺利开讲。本期论坛邀请到了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蔡维天教授做了题为“‘来’的系谱学——谈汉语隐性轻动词结构的言内之意”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中心张庆文教授主持,我校石定栩教授、魏在江教授、杨洋博士等350余位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蔡维天教授开场介绍了此次讲座的目的,针对“来”一词多义(polysemy)的错综复杂现象,从形式的角度对各种“来”字结构进行了观察,从中提取出了“来”所具有的共性。
蔡教授以言外之意和言内之意的区分作为切入点,他指出前者属于语义和语用的现象,而后者属于词法和句法的现象,不同言内之意与其中包含的不同隐性轻动词相关。蔡教授认为轻动词应细分为外轻动词(outer light verb)和内轻动词(inner light verb),外轻动词引介域外论元(external argument)如使事者(Causer)、施事者(Agent),而内轻动词引介非核心论元(non-core argument)如工具、途径、凭借等。蔡教授借助天文物理学中用来验证黑洞理论的周边效应,指出言内之意其实就是隐性轻动词的周边效应,这一观点可以通过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来”的相关语料进行分析得到印证。为了遵守语法简约的理念以及维护理论层次的解释力,蔡教授认为可将外轻动词概括归纳为隐性使事轻动词CAUSE、隐性存在轻动词EXIST和隐性施事轻动词DO等有限的几个。基于上述看法,蔡教授认为“来”其实只有非宾格动词的一元用法,其余的用法都配合上位的隐性外轻动词如DO、EXIST、CAUSE衍生而来。蔡教授同时指出,“来”呈现出语法化的趋势,如当结构高层出现的是实词而非隐性轻动词时,“来”则不会被轻动词吸引而经历中心语移位,在此情况下“来”往往发展出趋势、目的用法。“来”如果进一步语法化,还常常可以与特殊的念力(illocutionary force)或者模态词(modals)连用。
通过分析“来”及其相关的句法问题,蔡教授得出如下启示:第一,由于汉语具有“大开大合、传承有序”的强势分析性(robust analyticity),因此在对汉语结构作句法分析时,一定要有历史演进的意识,一方面以方言调查和语言对比为切入点,来考察和语义的关连,另一方面从语法化的角度来厘清一词多义的复杂现象,并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提出合理的解释。第二,轻动词的演化是经历由低到高、由实到虚的过程。第三,在语言教学上,厘清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在底层的关连,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代汉语中新兴的及物化现象。第四,现代汉语的标题文体和古代汉语的综合性句式颇有暗合之处,而叙述文体则一般体现出强分析性,这为文体学上提供了重要的观察,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体系。
蔡老师在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时指出:首先,现代汉语具有强势分析性,在语言类型学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次,动词“来”只有一个,且为一元谓词,其及物形式是隐性外轻动词与其结合后产生的假象,也是言内之意的来源。最后,跟事件相关的外轻动词和内轻动词一样数量都是非常有限的。
讲座结尾的问答互动环节,听众踊跃提问,蔡教授进行了精彩解答,并且寄语年轻一代的学者们,在语言学研究中要树立阶段性目标、层层突破,并且夯实基础,继而打开语言学研究的格局、做跨学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