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第三届续论研讨会在线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桂诗春语言高等研究院、续论研究室及广东省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联合承办。研讨会主题是“续论新发展:理论与实践”,会议形式涵盖主旨发言、专题发言和互动研讨。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线外语教师和研究生近400人相聚云端,共话续论新发展。
出席本届研讨会的专家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云山资深教授、续论首创者王初明教授,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陆小飞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杨梅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华教授,广州市天河区侨乐小学副校长列海娴,西安交通大学王敏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牛瑞英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张素敏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许琪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士法主持开幕式。杨连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简要回顾了续论的发展历程,指出续论要从两方面继续发展:一方面继续进行理论思考,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进行实践推动,将续论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本届研讨会包括两个主旨发言和两场专题发言。陆小飞教授的主旨发言聚焦读后续写中文本复杂度对协同与写作产出的影响,首先概述文本复杂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进而探讨文本复杂度可能对协同与写作产出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随后分享了一项团队开展的实证研究,该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发表。最后,陆教授对与读后续写中文本复杂度相关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在题为“续能:概念、证据及挑战”的主旨发言中,杨梅教授创新性提出了 “续能”这一新概念,从competence, skill, power三个角度对此概念进行剖析,介绍与续能相关的认知能力要素及完成具体续作任务所需的互动技能,并提出续能分析框架。随后,杨梅教授介绍了续能研究的认知理据,并以《基于续论的英语写作教程》为例进一步阐释续能的应用实证研究及面临的挑战。

上午场专题发言聚焦“续论”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杨华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续论中‘创造性模仿’再解读”,她系统回顾了二语习得中与“模仿”相关的概念,深入梳理了不同理论层面模仿的相关研究以及语言模仿的不同形式,最后探讨了语言模仿和内容创新相结合的模型,为续论中的“创造性模仿”作出清晰解读。杨华教授指出,“创造性模仿”是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体,两者互为依托、不可分割,是含“续”任务得以促学的内在机制。

广州市天河区侨乐小学列海娴校长的发言题目是“续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列校长以“叙、续、蓄、旭”为题,从历程简介、实证研究、研究成效和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详细展示了在“续”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等方面的促学效果,初步提出“续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原则。续论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成功尝试为续论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与会代表一致称赞。

下午场专题发言围绕“续作”教学实践与研究进行。在题为“Effect of Interactive Intensity on Lexical Alignment and L2 Writing Quality”的发言中,王敏教授深入探讨了互动强度对词汇协同及二语写作质量的影响。通过多轮续写,以及单轮和多轮续写之间协同效应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模式的续写任务都产生了词汇协同,多轮续写中词汇协同幅度更大,协同在实词和虚词上均有发生,而且互动强度影响词汇协同的长期效应。王教授在研究中使用了潜在语义相似度(Latent Semantic Similarity, LSS)和语言风格匹配(Language Style Matching, LSM)两个指标,首次检验了实词之外二语词汇的协同性,同时这也是首次将互动强度与二语写作质量相结合的一个实证研究。

牛瑞英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读后续写对外语学习者阅读的影响——一项探索性个案研究”,她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读后续写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阅读效果。定性和定量数据显示,对比续写能引发学生与阅读内容进行互动和协同。同时,在对比续写任务中,学生进行更多的回读,从而对阅读输入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处理。研究结果证实了读后续写对阅读的积极作用。

张素敏教授在题为“‘多轮续译’在焦虑个体汉英思维模式转换中的作用”的报告中,通过对比“多轮续译”前后学习者英汉互译中的翻译技巧理解、运用及焦虑水平变化,分析“多轮续译”在焦虑个体汉英思维模式转换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多轮续译”显著促进翻译技巧理解与运用,有利于降低翻译学习和外语学习焦虑,并显著减少焦虑带来的阻碍作用,证明了“多轮续译”是高质高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随后,许琪副教授在题为“任务动机对视听续说产出质量的影响”的发言中探讨了任务动机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视听续说产出复杂度、准确度、流利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任务动机学生的续说产出质量。研究发现,学生的整体任务动机与句法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词汇多样性、准确度和流利度无显著相关性;高任务动机组的句法复杂度和流利度指标更接近原视频。本研究为视听续说教学,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任务动机提供了新思路。

研讨会闭幕式上,王初明教授逐一对所有发言进行既深入细致又高屋建瓴的分析点评,并展望续论下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王教授指出,目前续论不仅在高校,而且在很多中小学得以应用,发挥了重要的实践指引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此外,王教授充分肯定了各位发言专家的创新精神,他鼓励大家继续开拓创新,将本土理论国际化,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最后,王教授对二语习得研究会和中国海洋大学筹备此次会议的师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续论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资深教授、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首任会长王初明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二十余年探索的原创性语言习得观,是二语习得理论的系统性的概括和高度升华,体现了中国二语习得理论的创新成果。本届研讨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总结了续论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发展,同时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续论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