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冉永平教授率队参加第19届国际语用学会议

2025年07月01日 11:45 雷容 点击:[]

2025620日至27日,由国际语用学IPrA)主办、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承办的第19届国际语用学会议在布里斯班顺利举行。大会主题为Pragmatics in Action(行动中的语用学),旨在探讨语言使用如何构建社会现实以及语用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福祉的现实影响,促进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系列活动包括会前的语用学专题研讨1天、语用学研究方法工作坊2天,以及6天的正式会议。

本届大会共设有7场主旨报告、145个专题论坛及71个口头报告专场,吸引了来自全球700余名学者参会。国际语用学学会主席Marina Sbisà、秘书长Jef Verschueren、礼貌理论奠基人Penelope BrownStephen LevinsonPragmatics主编Helmut GruberJournal of Pragmatics 联合主编Andreas Jucker兰卡斯特大学Jonathan Culpeper、昆士兰大学Michael Haugh、印第安纳大学Kathleen Bardovi-Harlig、北卡罗来纳大学Pilar Garcés-Conejos Blitvich、坦佩雷大学Melisa Stevanovic等一批语用学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了本届大会。中心研究员冉永平教授、雷容副教授,博士后毕晓毅副教授,博士研究生谢广平刘蒙娜,以及我校相关院系的语用学团队成员参加了本届大会。

621日下午,国际语用学研究会召开了顾问委员会(IPrA Consultation Board)会议。我中心冉永平教授作为新一届顾问委员会委员参加了该会议,与本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共同商议国际语用学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事宜,包括确定下一届国际语用学会议的承办单位,以及国际语用学会刊Pragmatics的投稿及影响力提升等,积极参与国际语用学的建设和贡献力量。

621日至22日,我中心的冉永平教授、雷容副教授以及我校语用学团队其他成员参加了多个主题的语用学研究方法工作坊,包括Corpus pragmatics: Using corpus methods to study discursive and pragmatic phenomenaEthnographic methods: Using video to understand language in action in real-world social contexts等,学习语用学研究的语料库方法、民族志方法以及多模态语用分析等前沿方法,并与工作坊的授课专家以及其他参与者进行了充分交流。

6 22 日至 27 日,我校语用学团队成员参加了多场次的语用学专题研讨和口头报告,分别展现系列前沿研究成果。其中,冉永平教授与刘平教授组织了Online Impoliteness in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中的在线不礼貌专题论坛。冉永平教授首先回顾了在线不礼貌的国际研究,然后聚焦新时代语境下的网络(不)礼貌话语,指出社交媒体的话语特征、(不)礼貌话语的社会文化动因与影响机制人际与社会意义,尤其在建构、重组或重塑社会秩序方面语用功能研究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指出了社交媒体中在线礼貌研究的多议题与多视角,然后与博士后毕晓毅副教授作了题为Ha as a mockery (im)politeness marker and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in Chinese online comments: Multifunctionality and development的发言。该专题论坛分三个时段,9位发言人汇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包括国际知名学者Michael HaughWei-Lin Melody Chang精彩报告,(不)礼貌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Jonathan CulpeperPilar Garcés-Conejos Blitvich等也参与了该专题论坛,进行热烈的互动交流。


Online Impoliteness in Social Media专题论坛交流现场

 

在网络语用学专题小组,雷容副教授作了题为Pragmatic analysis of emotional stances in online multi-party interactions的研究汇报。该研究融合情感立场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社会语用学理论,建构了网络多方互动中情感立场的语用阐释框架,分析了不恰当教育管理行为引发的网络评论,以及网络交际者如何通过共享的情感立场构建群体身份,建立和维护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对情感语用问题研究富有重要启发

 

雷容副教授作专题发言

 

我中心语用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谢广平法律语言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刘蒙娜分别做了题为Negotiating offensiveness in Caoxin: Caoxin-based offence taking and repair in Chinese parental-child marriage urging interaction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institutional impersonation fraud: Self-styling and other styling practices in stances的研究汇报,呈现了她们在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近期研究,并进行了现场问答交流。在会议期间,她们还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拓展她们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

博士研究生谢广平刘蒙娜发言

 

我校语用学研究团队的多位学者还在多个专题小组汇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议题和研究内容包括:1)就医患交际的语用问题,李欣芳博士的发言基于临床语用学的研究视角,采用会话分析方法考察了右侧脑损伤患者(PwRHD)与临床医生之间的问题-回答序列,并针对患者的交际障碍,探究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语用干预与治疗;2)针对语用礼貌的理论问题,赵林森博士的发言聚焦社会公共语境下的道德绑架(moral coercion)话语行为,结合负面(不)礼貌现象,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建构与思考;3)围绕网络话语的社会语用、情感语用问题,宫丽丽博士的发言采用情感与道德融合视角,分析了在线冒犯性幽默话语现象,对网络冒犯与幽默研究具有重要启示;黄旭博士结合自建语料库,对网络社区中的冒犯和不礼貌进行了元语用方面的深入分析,涉及冒犯与不礼貌研究的中国文化特色,有助于推动差异语用问题的研究与理解;4)针对商务交际与商务话语的语用问题,刘平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乐思伟副教授等探讨了不同商务语境下的不礼貌话语、情感话语在社会秩序维护、商务目标实现等多方面的语用效应。

在本届国际语用学大会期间,我中心冉永平教授带领的语用学团队积极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同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了解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议题和发展趋势。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新的研究方法与范式,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拓展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传承和创新发展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传统。

 

下一条:蒋严教授谈“又”的元合取否定用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