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袁周敏教授谈“基于CADS的政务微博话语中政府语用身份建构”

2025年10月31日 10:10 孙永俊 点击:[]

2025年10月30日上午,南京大学袁周敏教授应我中心邀请作了一场题为“基于CADS的政务微博话语中政府语用身份建构研究——略论话语研究本土理论建设路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袁传有教授主持,熊涛教授、李成团教授、赵林森副教授等以及广外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袁周敏教授结合政务微博的特点,阐释其作为政府信息发布与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在话语实践中承载的社会功能。他指出,通过语料库辅助分析可以发现,政务微博话语中政府建构了多重语用身份,如融媒体传播者、公众服务者、信息传递者、法治倡导者乃至虚拟朋友等。这些身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特定话语策略与语境实现互动,共同服务于政务公开、民意沟通与社会治理的目标。

在理论层面,袁教授回顾了国内外主流话语分析框架,包括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视角与Wodak的话语历史方法,强调其对理解话语权力关系与社会实践的启示作用。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创新:施旭教授的“文化取向的话语研究(CAD”以及陈新仁教授的“语用身份论”,为中国话语研究走向独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CDS(文化话语研究)的提出,突破了西方中心的批判话语分析(CDA)框架,强调以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对话与全球文化共在,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谈及中国话语研究面临的挑战时,袁教授总结了三大关键问题:如何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转化为具有国际传播力的话语资源。

讲座最后,袁教授展望了AI时代的话语研究趋势,包括多模态话语分析、人机互动语境下的身份建构等方向,呼吁学界坚持本土化路径,推动以CDS为代表的中国理论走向国际,为全球知识生产贡献“中国智慧”。

在互动环节,袁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就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案例鲜活,不仅拓展了听众对话语研究的视野,也为未来学术探索提供了新的启发。

最后,袁传有教授对袁周敏教授的学术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其在话语身份建构与文化话语研究方面的前沿贡献。本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师生对政务话语研究的认知,也为推动本土话语理论走向国际提供了新的启示。至此,广外话语论坛第33期圆满落幕。

 

上一条:张艺琼教授团队参加第12届国际多模态会议 下一条:我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胡建华教授与课题组成员举办课题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