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号下午,桂诗春教授应邀为我校心理语言学专业师生、访问学者作了题为“Beyond Psycholinguistics”的讲座。
在讲座中,桂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心理语言学研究经典的理论基础——将语言两分为能力(competence)与使用(performance)以及信息处理理论(the information theory)。随着研究的进展及技术的进步,这些理论基础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桂老师指出四个可能的趋势:1)无形之手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the invisible hand in language);2)语言作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language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3)语言作为信码(language as signal);4)大数据技术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big data in language research)。其中,语言作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对二语学习,特别是成人课堂二语学习(instructed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这场讲座中,桂老师从心理语言学研究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出发,谈到相关学科、前沿技术、最新思潮的借鉴作用,最后回到心理语言学研究本身,提出将来研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讲座之后,参与讲座的师生就相关问题,如外语学习中的basic variety与lingua franca对教学大纲、语言测试的影响,语言作为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对经典教材的冲击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觉得桂老师这场讲座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心理语言学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最新的视角与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