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5年12月01日 14:55 范婷婷 点击:[]

 

20151129日,“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落下帷幕。在29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加拿大女王大学教育系测评小组负责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程李颖教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项目框架开发主任、培生副总裁John de Jong教授,以及全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桂诗春教授分别进行了主旨发言。

程李颖教授的报告凸显了课堂评估的价值。课堂评估是连接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评估可以“以评促学”,一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反馈信息,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评估可以“以评促教”,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安排教学活动。对于家长来说,评估可以“以评促管”,通过评估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当前研究多以大规模测试中的信效度理论来衡量课堂评估的质量与效果。而与大规模测试相比,课堂评估应更加注重评估任务的设计,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提供良好的评估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  

 

程李颖教授作主旨发言

      John de Jong教授探讨了量表建设问题。他指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于2001年出版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EFR)为欧洲及其他地区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分级标准与参照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该框架存在描述语过少、容易造成使用者理解上的偏差等多个问题。因此,培生公司在此基础上着手研发“全球英语学习等级目标”体系,旨在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更加细致科学的描述,从真正意义上为学习、教学与测评服务。John de Jong教授还介绍了该“目标”的研制目的、方法与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John de Jong教授提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

  

最后,桂诗春教授以“我国英语教育的再思考”为题,分享了他对语言观和语言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在理论部分,桂诗春教授探讨了现代语言学中关于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争论。自Saussure提出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概念以来,Chomsky1963)、Hymes1971)、Pawley1983)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了语言与运用。2014年,Hendriks2014)提出语码观和信号观,前者是对SaussureChomsky的继承,关注语法形式与意义,忽略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身份;而后者则是语言运用的理论,“说话人与听话人必须调协他们对形式和意义的选择”。此外,10名语言学家在《语言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一书中共同提出了动态适应性复杂理论(CAS),以语言使用为基础,强调共享合作或联合行动。这些理论及其发展对语言研究与语言教学意义深远,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在实践部分,桂诗春教授讨论了英语国际化的新格局、对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划分方式的质疑、英语拥有权问题、以及学习的最终目标等。这些问题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定位、教学规范、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英语使用能力测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桂诗春教授的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价值。他的终身学习、服务教育的精神也为与会代表所钦佩。  

 

 

桂诗春教授作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260余名学者,其中包括近30余位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高校的学者及国际教育机构的专家代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对国家外语测评体系建设的前景给予热切期待。   

参会代表合影

 

上一条:Helen Spencer-Oatey教授谈“人际和谐管理模式及其应用” 下一条:“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