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首届双语认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主旨在于实验室及“双语认知与发展”团队成员分享最新的学术成果,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图1 首届双语认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点击图片下载原图)
研讨会上,围绕“双语认知与发展”这一主题,十位学者汇报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杨静教授利用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手段,探索了第二语言学习对个体脑的长时和短时塑造。孙毅教授通过脑电研究观测中国高水平二语学习者英语新奇动词隐喻句的认知神经机制。梁利娟副教授借助脑电设备在线观测并比较汉语母语者与汉语学习者加工汉语体标记的差异。俞梦霞博士则汇报了其有关中文语音、语义加工的脑电及脑成像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她最新有关语言影响认知的脑功能网络研究。杨贝副教授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其结合语料库和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汉语儿童问句研究。李颖卉博士专注学生译员的使用策略,通过心理语言学的实验方法和访谈法,重点探讨了学生译员的显化策略使用。计算语言学背景的严恒斌博士介绍了其最新基于大数据的英语语种构式研究。蔡任栋副教授则从语言对决策的影响角度入手,介绍了框架效应及第二语言决策如何能够克服框架效应的影响。林洁绚博士针对语言交流中语音协同的现象,探索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协同是“想不想”还是“能不能”,通过对学习者语音协同前后声学特征和感知能力的分析,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协同还是“能不能”的问题。最后,赵晨教授介绍了其有关前言语信息向语言投射的起始点研究。通过四个实验,他发现句子产出中语法编码的起始点是事件的主旨,前言语信息向语言投射是基于结构而非基于词汇。
图2 首届双语认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报告学者
本次研讨会集中汇报了实验室近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在研究问题、技术方法、被试群体等方面各有不同,从多维度多角度观察和探索了语言加工和学习中的关键和热点问题。除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外,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在讨论中的思想碰撞启迪了智慧的火花,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今后的研究及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图3 首届双语认知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会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