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胡建华教授来我中心讲座

2023年03月31日 12:42  点击:[]

2023330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胡建华教授应我中心的邀请,在我中心演示厅作了题为“上古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一个新描写主义视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中心张庆文教授主持,石定栩教授、赵晨教授、冉永平教授、吴庄教授、陈哲博士、程航博士等专家学者以及我校众多学生参与了此次讲座及后续讨论。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张庆文教授对胡建华教授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胡建华教授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硕的科研成果。

胡建华教授从《诗·秦风·无衣》入手,以新描写主义的视角,对上古汉语传世文献中的若干句法问题做了细颗粒度的微观刻画、描写与分析。胡教授指出,上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动词显著,上古汉语还是一个以并联(conjoin)法为重要造句手段的语言。


胡教授首先回顾了“军”、“斧”、“父”等汉字的起源,发现一些按现代汉语的语感会确凿无疑被理解为名词的词,在上古汉语中其实是动词。在此基础上,胡教授分析并论证了《诗·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诗句中语义和句法的相关问题。第一,胡教授质疑了过往研究中把“與子同仇”中的“仇”解读为“仇敌”的观点,指出只有把“同仇”理解为共同形成队伍同仇、偕作、偕行才可以归属于同一类型的行为,从而达到语义上的贯通、呼应。此外,在句法上仇、作、行也应该是平行对应的,具有相同的句法地位,都是动词。胡教授进而指出与“仇”处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袍、泽、裳也应该具有相同的句法地位,因此也应该理解为动词。第二,胡教授借鉴罗端(2017)的观点,认为上古汉语中有些“以”是出现在动词前的附着词(clitic),与动词一起构成复合性动词中心语(complex verbal head),并对比法语附着词en的用法,提出“无衣”中的“无”来自抽象的“无以”结构,其中名词性附着词是附着在否定动词之后,以中心语移位(head movement)的方式吸入(incorporate)到之中。第三,胡教授认为“與子同袍”中的“與”不能按现代汉语的语感理解为介词,而应当是动词,意思是跟随、随同、偕同、会同。“與”做动词的用法广见于《诗经》《论语》《左传》及之后的诗歌中。第四,胡教授探讨了诗句中的“同”与“偕”,认为“同”和也是动词,而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感分析为副词。按此分析,同袍、同泽、同裳、同仇、偕作、偕行都是由两个动词并联而形成的动词结构。第五,胡教授聚焦《诗经》中王于兴师”“王于出征叔于田这类V”结构,发现在该结构中,出现在动词前的用作助动词或体貌助词(附着词),并且从跨语言的角度对比分析,发现这类于”的解读与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中表示GO这一语义的动词一样,都有动态义。第六,基于对《诗·秦风·无衣》中重点词项的句法语义分析,胡教授进一步指出,上古汉语是一种以并联法为重要造句手段的动词型语言。现代汉语造句的主要手段是合并,与现代汉语不同,《诗经》时代的汉语虽然已经使用合并手段造句,但并联法仍然是当时的一种重要造句手段。



胡教授在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时指出:与现代汉语相比,上古汉语更有资格称得上是一种动词型语言。用现代汉语语感去理解上古汉语的语句,所把握到的未必是语句本身的语义。我们只有努力摆脱现代汉语语感的影响,并在跨语言比较的视野下,充分利用句法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工具对上古汉语进行细颗粒度的分析,或许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上古汉语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语句。

报告结束后,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胡教授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提问师生都受益匪浅。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上一条:中心组团参加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国际大会 下一条:陈金诗教授谈电信诈骗互动中的引诱性语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