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德克萨斯大学张宪副教授谈二语听力中的情感

2024年06月21日 08:40 王华凤 点击:[]

2024620日下午,我校云山讲座教授、北德克萨斯大学张宪博士应邀带来了一场题为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Affect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306室举行,由彭红英博士主持,徐海教授、蔡任栋副教授、胡潇译副教授、张松山博士等,以及各学院博、硕研究生参加活动。



张教授首先用两个日常生活案例引入话题,强调听者的情感与语境密切相关。接着,张教授介绍了情感(affect)的概念、特征、重要性、影响因素等,并指出在现有的二语听力研究中,听力焦虑是最受关注的情感因素。焦虑的测量方式很多,包括Horwitz等人(1986)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以及与特定语言技能(writing,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相关的焦虑测量手段。张教授强调,焦虑情绪虽广受关注,但二语听力焦虑的实证研究匮乏。

张教授就二语听力焦虑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首先是Vandergrift & Goh (2012)的听力理解认知模型(the Cognitive Model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根据这一模型,听力活动包含一系列认知过程,如语音感知、元认知和使用。学习者在进行一项听力活动时,需要对语音输入中的语素、口音、韵律(如重音、语调)和语速进行解码,这些特征与阅读/口语等活动存在明显区别。其次,依据Tobias’ (1986)的语言习得三阶段,张教授详细阐释在输入(input)、加工(processing)、输出(output)阶段的听力焦虑成因,并提供相关实证依据。研究表明,听力焦虑会影响学习行为,如逃避学业任务、降低学习投入度和课堂参与度等。换言之,听力焦虑与听力表现之间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但张教授强调,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且“二语焦虑究竟是外语表现的原因还是结果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张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引发二语听力焦虑的相关因素,包括:1) 语速过快、生词过多或口音难懂的听力材料,2) 不恰当的听力策略,3) 缺乏充分的听力练习和不适当的听力测试形式,4) 学习者过去不成功的学习经历和缺乏自信,和5) 关注社会评价等内外部因素。张教授据此提出以下二语听力教学建议:1) 应选择语速适中、难度适宜的听力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材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 帮助学习者设定明确的听力目标,通过听力前的热身练习、分阶段完成听力任务等方法,建立学习者自信,减少听力焦虑;3) 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如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听力任务,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听力能力,减少对单一测试结果的依赖等。

讲座最后,张教授与蔡任栋副教授就焦虑是听力表现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一话题展开进一步讨论,互动气氛热烈。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上一条:续论工作室本学期成功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陈希副教授谈使用AI研究语用学的情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