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杨鲁新教授谈应用语言学中的质性研究

2024年12月09日 11:17 魏健炜 点击:[]

  2024126日下午,在白云山校区八教306室,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杨鲁新教授做客我中心,带来了题为“质性研究:本质与方法”的学术讲座。王初明教授、徐海教授、田兵教授、牛瑞英教授及5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活动由熊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杨鲁新通过三个问题带领现场师生走进质性研究的世界。这三个问题是:什么是质性研究、什么时候需要开展质性研究、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开展哪些质性研究。首先,关于什么是质性研究,杨教授对比了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不同,并借此总结出质性研究具有以自然客观环境为研究基础、研究人员是主要的研究工具、数据来源多样、研究设计灵活多变等特点。关于什么时候要做质性研究,杨教授认为研究者在想知道某个现象、某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者想了解某个群体的所思所想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开展质性研究。但她同时提醒在场的师生要注意质性研究需要大量时间投入、复杂耗时的数据分析、长篇数据报告的撰写、以及要求研究人员能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研究策略。关于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开展哪些质性研究,杨教授向在场师生列举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话题,同时她提醒大家在思考选择何种研究问题时可以按照whatwhyhow的方式进行思考。


杨鲁新教授开讲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杨鲁新详细地介绍了质性研究各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杨教授介绍了文献回顾的步骤和筛选文献的注意事项,强调要把过往的研究作为引子来佐证当前研究进行的必要性。在数据收集方法部分,杨教授以工作坊的形式,通过讲解详实案例和邀请现场师生参与的方式,讲解了访谈的类型、访谈需要提前准备的提纲、以及访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数据分析方法部分,杨教授介绍了数据整理、分析和呈现的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编码、主题归类和结合理论的数据解读。通过展示来自博士生和专家文献中的具体数据分析案例,杨教授帮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质性研究具体的操作流程,加深了对质性研究方法的认识。问答环节中,杨鲁新教授和王初明教授等在场师生热情互动、充分交流。本次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大家收获多多、意犹未尽,为杨教授的渊博学识和个人魅力所折服。


杨鲁新教授讲解质性数据分析案例


讲座现场



附:杨鲁新教授简介

杨鲁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12025 年)。2001年获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硕士学位,2006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第二语言教育领域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自2010年起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英语教师培训专家。2013-2021年担任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基地教学主管,为遴选入站学习的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设计并实施培养方案。目前担任《基础外语教育》期刊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编委、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上一条:徐锦芬教授谈读后续写中的写作障碍 下一条:“第五届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钱冠连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