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4日,我中心专职研究员石定栩教授、胡建华教授、张庆文教授应邀参加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Ca’ Foscari University of Venice)举办的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31届年会 (The 31st Annu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31)。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IACL)成立于1992年,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研究中国语言和语言学的世界性学术组织,长期致力于为汉语及中国境内其他语言在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学会年会在北美、亚洲以及欧洲多所高校举办了30届。本届年会共设有4场主旨报告和100余场口头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句法学、语义学、儿童语言习得、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等领域,吸引了来自全球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应大会组委会邀请,石定栩教授作了题为“The Syntax- Discourse Interface Reaction—The case of Mandarin le2”的报告,探讨了普通话句末助词“了₂”的非常规句法分布,提出其为句法结构与语篇互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胡建华教授线上做了题为“The Growth of Children’s Syntax”的大会主旨发言,从生物学角度探讨了儿童句法能力的发展,指出儿童句法能力的发展呈双向性,其句法能力的获得从句法结构的高低两端同时开始。胡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引发了大家对这一理论问题的深度思考。
张庆文教授和我中心博士研究生陈观恩合作,做了题为“Sentence final particles at the syntax-pragmatics interface: Evidence from Wuchuan Cantonese”的报告,以吴川粤语句末助词为例,从句法-语用界面全面分析了汉语句末助词的句法层级和语义解读要素,绘制了汉语句末助词的完整结构图谱,同时展示了汉语方言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报告引发了在场学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我中心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报告,认真聆听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当前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同时,团队成员与多位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得了宝贵的反馈与建议,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大家在此次研讨会收获满满。
会议闭幕式上,我中心胡建华教授当选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英文学院吴庄教授当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大会同时宣布第32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年会将由我中心承办。石定栩教授代表我校对下届会议的各项安排进行了说明,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广州以及广外的历史发展、学科传统与学科优势。这不仅是对我中心学术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我们在推动中国语言学研究国际化与创新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